大连艺起雕塑工程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411-86868696
手 机:18641104808/13478477601
邮 箱 :1073931702@qq.com
网 址 :www.yiqids.com
地 址 :大连市甘井子区东方园9号
泡沫雕塑与艺术,风尚的熔点
如果不是偏离了公众的审美习惯(例如“大连雕塑”、“熊猫爬楼”这样的作品),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的雕塑,其实不太容易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,毕竟“见惯”就容易“不怪”。
两年前,成都某医院门前立起群雕《百年大爱》,讲述该医院悬壶济世的辉煌历程,估计它很难被患者视为“艺术品”。四年前的夏天,笔者在广东佛山祖庙参观,工作人员指着墙头精美的建筑构件,不厌其烦地介绍岭南地区著名的“三雕两塑”(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、陶塑、灰塑)。这两个例子提醒人们,无论城市街头的雕塑,或者传统手工技艺“雕”和“塑”,其创作旨趣往往指向日常、具象乃至实用的层面。
不过,转向艺术家和美术院校的雕塑创作,我们看到的景观却不尽相同。成都近两年举办的几个展览——“生态——锦江湿地公共大连雕塑展”、“明天当代雕塑奖”作品展,以及“我们在一起——2015成都公共艺术季”,已经将部分成果呈现在公众面前。后者的名称虽未冠以“雕塑”,参展作者却多以“雕塑家”身份知名。其中的参展作品,无论在材质选择、呈现手法、观念表达上都显得丰富而多元。
大连雕塑、玉石、陶土、木材……我们熟悉的雕塑材料,在上述展览中并非主流。就拿“明天当代雕塑奖”作品展来说,最能引起观众好奇的,《一立方厘米的眼泪》多半跑不了。展台上只有一小摊水,旁边挂着两幅图片,一幅是挂着眼泪的眼部特写,另一幅是个小冰块。那摊水,就是冻成冰块的眼泪化成的,它们来自这件雕塑的作者宋兮。王雷的作品《大河报2013》用了全年的《大河报》来创作,几个“麻袋”用报纸编织而成,一幅“长卷”贴满了剪下的人物图片,塑料盒子里装着全年的报头。作者对此解释道,人类早期“结绳记事”,报纸本身就是一种记录事件的文化符号,所以把它作为编织材料。